top of page
書桌
陳志強

【我們的故事】之三十六

「聽損又如何?珍惜這獨一無二的幸運」

因為自己的聽損身分,高中、大學認識不少聽損朋友,求學過程中接受過數次這方面的訪談,在研究所選擇念特殊教育研究所、吸收學習相關知識後,相關的邀約與分享更是顯著增加,大概有十次左右。從中也看到許許多多在這條路上努力的人們與溫暖協會,想藉著這篇檢視聽障的「優點」,分享自身觀點與視角,希望能幫助到一些迷惘、對自己沒信心的人。

受訪、聊天我時常說:「一般人無法選擇『要聽或是不聽』,但我們可以。」不論是助聽器或電子耳,需要專注時,聽損人士就能為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寂靜的環境,如此這般的際遇可是可遇不可求的,不覺得很酷嗎?就像我聽力正常的妹妹就曾經表達羨慕:「噢你好好哦,睡覺時都不用面對那些煩人的噪音。」是啊!無法選擇擁有健全的聽力,可是在這方面你有選擇的權利。

「事情改變不了,但換個心態,就能過得更加自在及坦然,談笑風生。」

幼時因發燒導致的高頻率聲音受損,小學時配戴助聽器,坦白說我的「早期療育」晚了非常多,但正音訓練和雅文的介入也或多或少有所幫助,對此充滿感激。高中開始接受資源教室的支援、聽力巡迴輔導老師的交流,大學時期也因為社團的關係拓展聽損族群的人脈,每個決定都有意義。

念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時,從致力於聽損研究的劉秀丹教授、認真為障礙者「倡議」的姜義村教授身上,我瞭解了一個重要的觀念:「我希望大家稱『聽損』,而不是『聽障』,因為聽力造成的狀況不一定會帶來明顯『障礙』,你們還是可以跟其他人一樣優秀。」何況科技日新月異,我相信現在的聽損小朋友們受到的照護一定更加完善齊全。

如前所述,聽力損失某種程度是一種「幸運」,塵世擾攘、流言蜚語,我們就享受屬於我們的悠然自在、怡然自得。自怨自艾是一種角度,但如果那並不能改變什麼,那為何不樂觀以對?

人生充滿不順遂,在跌跌撞撞的時刻,謹記「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」,你從不孤單。儘管各有各的悲傷苦痛,但我始終認為和行動不便的障礙者相比,聽損者處境是「不幸中的大幸」了。畢竟人生只有一次,盡量活得開開心心才不枉走這一遭。

一切到最後都會很好,如果你覺得現在不好,就代表還沒到最後。最後謝謝蒲公英聽語協會的邀稿,謝謝所有的一切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